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的选材与热处理
摘要: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是连铸连轧铜管生产线的主要消耗工具,本文从材料选择和热处理温度方面,阐述了提高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使用寿命的方法,并对4Cr3Mo2MnVNbB(Y4)和3Cr2W8V钢热处理后的性能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4Cr3Mo2MnVNbB(Y4)钢制造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并经适当的热处理,能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连铸连轧铜管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铜管生产工艺.经济发达地区陆续引进了连铸连轧铜管生产线,挤压模具是该生产线的主要消耗工具。国产模具在使用时.经常在表面过早地产生疲劳裂纹或麻点剥落.甚至产生断裂,导致模具早期报废。本文从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加热温度方面,阐述了提高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使用寿命的方法。
1 挤压模具材料的选择
目前的模具钢材料以4Cr5MoSiV1(H13)和3Cr2W8V钢为主。H13钢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耐
冷热疲劳性能,不易产生热疲劳裂纹,且具有较高的热强性,是一种强韧兼备的优质价廉钢种,一般在模具温升低于600 ℃的工况条件下使用。3Cr2W8V热强性高,耐热性好,一般在600℃ 以上使用可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铜管行星轧机挤压模具使用时的表面温度可达800℃ 以上.表面经受乳液冷却,这就要求模具具有高的热强性和良好的抗冷热疲劳性能。由此可见.上述两种材质都不能完全满足这种使用要求。经过反复试验,选用一种热强性高且具有良好的抗冷热疲劳能力的新型热模具钢4Cr3Mo2MnVNbB(Y4).并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达到铜管行星轧机挤压模具的要求。
2 热处理工艺
挤压模具的生产路线为:冶炼一铸锭一模具锻造一锻后热处理一粗加一预备热处理一半精
加工一最终热处理一精加工。
2.1 锻后热处理
锻后热处理采用退火处理.退火是为了消除坯料在锻造时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细化晶
粒,为切削加工和淬火作准备。退火加热温度为920-950℃ 。
2.2 预备热处理
预备热处理采用调质,调质是为了使模具具有综合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心部的性能达到高的
强度和良好的韧性。采用1100~1120℃加热淬火、700~720℃ 回火的处理工艺。
2.3 最终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采用高温淬火和二次高温回火。
(1)淬火加热温度
4Cr3M02MnVNbB (Y4)钢中加人3%Cr和2%Mo.使钢的共析成分降低.达到0.2%C-0.3%C。为了使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高的高温强度,提高了基体的含碳量,同时保留或形成细小弥散的碳化物。这就需要在加热时提高加热温度。使Cr、Mo、V等的碳化物尽量多的溶解到基体中,起到强化基体和产生二次硬化的效果。因此确定加热温度为l130-1150℃
(2)回火温度
高温加热使钢中奥氏体溶人了大量的合金元素,经过油淬后得到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未溶解碳化物的混合组织,硬度55~57HRC。回火后硬度发生变化,可看出,在570~590℃回火,可获得二次硬化效果。为了使钢在高温下使用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韧性.选择回火温度为620~630℃(两次回火),使钢的硬度达到48~50HRC。
3 热处理后的性能
3.1热稳定性比较
在700℃对4Cr3Mo2MnVNbB(Y4)和3Cr2W8V的试样测试其硬度随时问的变化关系,结果在工作温度达到700℃ 时,4Cr3Mo2MnVNbB(Y4)随保温时间的延长,硬度下降缓慢且降幅较小。
3.2冷热疲劳性能比较
采用加热到780℃然后冷却到250℃ 的循环加热冷却方式,对试样进行冷热疲劳实验,循环次数3000次, 测量4Cr3Mo2MnVNbB (Y4)和3Cr2W8V的试样表面裂纹情况,结果如表所示。
冷热疲劳实验结果(裂纹数)
钢种 |
≤
0.05mm |
0.05~
0.10mm |
0.10~
0.15mm |
0.15~
0.20mm |
≥
0.2mm |
最长
裂纹 |
Y4 |
14 |
5 |
0 |
0 |
0 |
0.07 |
3Cr2W8V |
22 |
10 |
1 |
1 |
3 |
0.31 |
4 结论
从性能检测结果可见.4Cr3Mo2MnVNbB(Y4)比3Cr2W8V钢具有更好的室温力学性能,更高的热强性和良好的冷热疲劳性能。用4Cr3Mo2MnVNbB(Y4)钢制造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并经上述的热处理工艺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我公司专业销售4Cr3Mo2MnVNbB(Y4)钢,可根据客户尺寸要求进行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