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模具的淬火、回火的单件生产中,选择符合淬火加热条件的热处理炉型的温度的余地较小,淬火加热的风险也较大。选择炉型的条件受到限制,有的炉型有效加热区足够,装得下工件,但是炉子的加热温度额定值往往又达不到合金钢模具的正常加热温度的要求。遇到此类问题,我们就必须考虑采用低温加热的工艺方法,降低淬火温度,但是不能降低淬火回火之后的机械性能,这就要求其热处理淬火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必须合理,又因为是单件产生,不能通过实验来获得工艺参数,最好事通过理论计算预测。
4Cr5MoSiVI(H13)和Cr12型钢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低温淬火加热获得很好效果,低温加热淬火获得搞的韧性和强度。低温淬火时的奥氏体化温度的前提是:Cr12型钢的最低淬火温度为930℃,H13钢不能低于其Ac3的温度。
低温淬火时的奥氏体化的时间参数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T1/t2=exp[—Q/R×(1/T2—1/T1)]
式中t—加热时间,min(t1、t2分别是正常奥实体化时间和低温奥氏体化时间);
Q—扩散激活能,J/mol;
R—气体常数,R=8.36852J/(g。mol。K);
T—奥氏体化绝对温度,K/(T1、T2分别是正常奥氏体化绝对温度和低温奥氏体化绝对温度)。
公式中未知参数扩散激活能Q如何取值是一个关键,钢种的淬硬性与奥氏体的溶解碳量有关,在合金钢中碳的扩散系数Dc远大于合金元素的扩散系数Dm,所以在计算碳的扩散时,可以直接采用该合金钢的碳的扩散系数,其激活能也就取碳的扩散激活能,碳在Fe(r)中的扩散激活能Q=140kj/mol。
生产应用证明,这个公式能很好地满足工艺编制实际需要,较好地解决了大型模具钢的低温淬火的生产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