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由于冶金缺陷等成分不均匀现象。热处理的奥氏体化温度和淬火温度需要区别开。奥实体化温度一般较工件的均匀化学成分的钢种高,为了避免淬火时的开裂,应该降低淬火的温度,采用延迟淬火。
②淬火冷却时要控制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冷却时以心部不出现铁素体、珠光体、上贝氏体为宜。高合金钢终冷温度在250~350℃;中合金钢一般为300~450℃;碳钢和低合金钢一般为450~550℃。
③工件淬火终了以后,由于工件心部温度较高,还有尚未转变的过冷奥氏体组织,应该尽快将工件转入低温炉进行等温,此时的入炉温度选择在Ms附近,升温速度在30~80℃/h,使工件心部继续冷却转变。
① 回火之后的冷却应该采用缓慢炉冷冷却在(50~5℃/h),在低于400℃以后可以空冷。
② 大件的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原则是依靠合理选择材料来避免,采用含有适量Ao、W等合金元素的钢种。不主张采用水冷或油冷的方法来避免第二类回火脆性,防止工件的开裂。小尺寸的工件可以采用高温回火之后快冷的方式,在水或油中冷却至350℃时,提出空冷,然后在450℃以下的温度中补充回火,消除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