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57628999
传真:021-57629188
新闻分类
 常用模具钢牌号对照表
 技术文章
 公司新闻
 HM1模具钢
 日本日立模具钢材
 日本山阳模具钢材
 日本大同模具钢材
 瑞典一胜百模具钢材
 奥地利百禄模具钢材
 德国撒斯特模具钢材
 美国芬可乐模具钢材
 布德鲁斯模具钢材
 新型模具钢
 美国哈斯霍姆高温钢
地 址: 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中厍路902号15幢-36
邮 编: 201601
联系人: 王云 18939813148
电 话: 021-57628999; 57628777
传 真: 021-57629188
手 机: 18939813148
邮 箱: 943586028@qq.com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汽车覆盖件暗伤开裂问题的解决
汽车覆盖件中的门内板属于深拉深零件,材料变形量很大,经常发生零件成形后料片已经变薄到极限,生产中某些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就会导致零件突然出现暗伤或开裂,然而要从每分钟15个零件的生产冲次中发现偶发的暗伤开裂零件,单纯靠人工检查是很难做到的,但这些暗伤开裂的零件流转到后道工序的问题又很严重,因为暗伤很有可能导致零件在点焊或油漆烘烤的过程中直接开裂,产生影响车身强度的安全问题,所以,暗伤开裂零件是冲压车间着重控制的问题。作为维护批量生产的模具维修人员,需要用最少的改动解决生产中的暗伤开裂问题,然而不同位置的暗伤开裂有着不同的维修方法,本文选择了一个门内板,其暗伤开裂位置具有典型性,特将此作为案例,具体说明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难点及问题

我们车间某车型的左右前门内板采用一模两件工艺,左右件每周产量各3000余件,每次生产完,总有1.22%左右的零件存在暗伤开裂现象,需要去仓库排查6000多个零件,有时未能排查出缺陷零件而直接流到后道工序,导致A类质量事故。
这款前门内板产品在AB柱位置采用的是一次成形到位的冲压工艺,属于深拉深零件,再从这个零件造型特征上看,暗伤开裂的位置接近拉深的最深点,拉深深度为136.8mm,如图1所示。频繁出现暗伤开裂是在B柱位置,其缺陷表现为针眼状的缩颈,条状暗伤,甚至直接开裂,如图2从左至右所示。

原因分析

该前门内板材料牌号为DX57D+Z100MB,料厚为0.7mm,材料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这种材料性能允许其减薄率在25%左右,因此,设定零件Autoform模拟成形的最大减薄率控制在25%的范围之内,基本可以避免后期零件批量生产中暗伤开裂的发生。

此前门内板零件冲压工艺安排为OP10落料→OP20拉深→OP30切边冲孔→OP40侧切侧冲孔→OP50侧切侧冲孔→OP60整形翻边。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暗伤开裂现象分析,问题发生在OP20拉深工序上,因此,我们首先通过对OP20拉深造型工艺数据进行Autoform成形模拟分析,得到的结果是:暗伤开裂区域减薄率已经达到30.7%,从理论上判断属于开裂高风险区域,如图3所示。另外,请钢材制造厂做FLD测量,在实际料片上画网格,然后在成形后测量实际拉深零件减薄率,发现这个位置的减薄率达32.5%,如图4所示。

鉴于上述理论与实际的综合分析,可确定生产中频繁的暗伤开裂问题是由于减薄率远大于25%导致的,由此我们确定了改善的方向:⑴修改OP20拉深造型,需将成形模拟的减薄率控制在25%以内;⑵在已经批量生产的模具上维修,首先要保证不影响生产,希望通过最小的模具改动量来达到目标。

对应方案

为了减少模具的改动,选择不改变零件原有设计工艺(如不采用将OP20拉深深度做浅,然后在整形模中追加整形量)的前提下,对现有模具成形状态进行分析。
观察其拉深模工艺造型特点,分析材料流动情况(图5),材料由压边圈经过A、B两个位置到达C点最终成形,并且在接触B点时,材料在这个位置的长度是截线b(图6),最后再由截线b拉长至截线c,即C点的成形基本取决于截线b的长度,因此问题考虑的角度就是如何将B点位置的截线长度加长。

分析产品形状与OP20成形工艺造型,B点位置是属于工艺补充面,即废料区,而且这个废料区的高度高于产品形状,这种工艺造型起的作用是吸收局部区域的余料,防止起皱发生,但这又导致了C点成形时形成了局部凹坑,使得料长变短,不能完全满足C点成形需要,所以,需平衡B区起皱与C点的暗伤开裂问题,但只要将起皱点控制在废料区就可以接受。从分析拉深工艺造型中B点对应的截线长度b来看,如果将b长度变长,那就有利于C点位置的成形,减少极限变形量。根据这个想法,结合产品造型,将工艺补充面按产品的形状直接延伸,修改后的造型如图7所示。

此造型使得b线段长度与c线段长度接近,接着用修改后的造型通过理论模拟确定改善是否有效。在实施模拟软件Autoform分析时,为了让模具修改量最少,在设定参数时除了更换有修改的工艺造型数据外,其他参数沿用之前模拟所用的数据,如摩擦系数、拉伸筋、料片大小、料片位置、压边圈压力等都保持不变。工艺造型修改后的模拟结果,由原来减薄率30.7%降到了21.1%,理论上优化效果明显(图8),达到之前理论模拟设定的、控制在25%之内的要求。

有了理论模拟效果的支持,在实际模具修改中只需要将模具按造型修改即可。在模具修改前,首先需确定在工艺造型修改中型面未做更改的部分,以及造型是以哪个型面作为基准所作的修改,然后再确定实际模具中对应的位置。通过CATIA软件中造型修改区域与实际模具造型的比对,确定图9所示红色剖面线区域是数模修改中与实际模具对应的基准面。

根据CATIA软件中造型修改运用的方法,直接将产品基准面沿切线方向往外延伸,如图10所示的箭头方向,然后将外延的面与侧壁交接处通过R角过渡。制定模具打磨方案为:模具钳工用直尺在模具基准面上作比对,在直尺紧贴基准面后,将与直尺干涉的面都打磨掉,直到放在基准面上的直尺与模具型面完全贴合,然后再与交接面倒R角,通过R规测量做到与CATIA数据一致。

凸模由模修钳工用气动枪打磨将其造型做成与模拟数据一致后,再将打磨位置用油石与砂纸精细抛光,直至模具表面如镜面般光滑。同样,凹模需将与凸模对应位置的凹坑用电焊补全,并将电焊后的型面打磨及抛光成镜面,然后再通过拉深调试,得到不伤不裂的拉深成形件,在完成拉深成形件后,需要通过制作FLD的方法测量实际的材料减薄率。

取一张料片,在对应区域用电解液画出网格,然后用带网格的料片调试出不伤不裂的拉深成形件,通过扫描将网格的变形值输入电脑,并测量其实际减薄率,得到的结果为该区域减薄率降到25.3%,实现的优化量有7.2%(图11),达到预期。

同时,通过放大三倍的放大镜观察原暗伤开裂点,比较优化前与优化后材料表面颗粒粗细的变化情况,发现二者材料表面的差异很大,用肉眼就能看出区别:优化前拉深件的表面材料颗粒变粗严重,优化后拉深件的表面比较细腻,如图12所示。

对局部造型优化后的模具,首先用小批量(300件左右)试生产来验证其可靠性,在小批量生产时检查每个零件在这个位置的表面颗粒度,确定结果没问题;然后,跟踪大批量生产,抽样检查生产状态,确定结果没问题;最终通过四个月的大批量生产跟踪,未发现明显的暗伤开裂零件,说明上述优化方案有效果。

类似造型问题引起的暗伤开裂现象,在冲压车间还有几个侧围零件,其角踏板位置也有偶发暗伤开裂的情况,因此,我们将上述前门内板的优化方案运用在侧围模具上,首先也是通过Autoform模拟,确认原工艺补充面造型条件下产品区的减薄率为23.4%,然后通过工艺补充面造型优化后的数模模拟,得到产品区的减薄率结果为12.2%。从模拟结果判断,同样的优化方案用在侧围上也同样能减少产品区材料的减薄量,从而能更大程度地减少暗伤开裂的发生,图13所示为侧围零件工艺补充面造型优化及模拟结果,优化前后通过Autoform模拟结果可知,减薄率降了10%左右,如图14所示。在实际模具上实施改善后,成形零件状态如图15所示。

工艺补充面优化完成后,首先也是通过小批量生产时检查每个零件状态,验证其有效性,然后再大批量跟踪其稳定性,通过每周1200件左右的产量跟踪三个月,期间在这个位置未发现暗伤开裂现象,说明此方案的优化同样有效果。

结束语

上述类型的工艺补充面造型优化,对模具的修改量少且具有通用性,能解决此类造型特点的模具在批量生产中偶发的暗伤开裂问题。在模具上实施前,需分析清楚暗伤开裂的方向与原因,通过理论模拟及实际FLD测量结果判断减薄率的值,再将工艺补充面优化后的造型在理论模拟上得到验证,使得减薄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然后实施于实际模具中,并在出件后再次用FLD测量,确认优化件实际减薄率的值是否得到改善,最后,通过小批量及大批量生产跟踪,确认其稳定性与有效性。


 上一条:浅谈车门内板回弹消除的实践经验     下一条:接套体零件热挤压成形研究

首页 | 公司简介 | 产品展示 | 公司新闻 | 产品知识 | 人才招聘 | 营销网络 | 联系我们 | 客户反馈
友情连接: 铁岛实业 | 锻造模具钢 | 基体钢 | 模具钢材 | 模具材料 |

上海铁岛实业有限公司
ShangHai TieDao Metal Products Co.,Ltd.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中厍路902号15幢-36 电话:021-57628999; 57628777 传真:021-57629188
http://www.tiedao-mold.com E-mail:943586028@qq.com ICP备案编号:沪ICP备17024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