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轴承零件加工及热处理工序
轴承零件加工及热处理工序通常有以下几种(带#者为必须的热处理工序,带*者为视情况而定的热处理工序):
1)退火钢材→精密下料→冷辗套圈→淬火#→冷处理*→回火#→磨削→附加回火#→超精。
2)退火钢材→冷镦钢球(滚子)→淬火#→冷处理*→回火#→磨削→附加回火#→超精。
3)退火钢材→车加工套圈或滚子→淬火#→冷处理*→回火#→磨削→附加回火#→超精。
4)未退火钢材→热锻套圈→正火*→退火#→淬火#→冷处理*→回火#→磨削→附加回火#→超精。
5)未退火钢材→热锻(轧)钢球→正火*→退火#→淬火#→冷处理*→回火#→磨削→附加回火#→超精。
(2)正火的作用
1)改善或消除网状碳化物,提高冲击韧度。
2)退火过热组织的返修。
3)细化原始组织,为提高抗回火稳定性做准备。
(3)球化退火的目的
1)使片状珠光体转变为细粒状珠光体,为淬火准备良好的原始组织。
2)降低硬度使其易于切削加工。
3)提高塑性使其易于冷拉、冲压或冷辗。
(4)淬火的目的
充分发挥材料的各种综合性能潜力,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接触疲劳性能等,并为回火提供优良的马氏体组织,以便最终获得最佳综合强韧化的性能。
(5)冷处理的目的
使淬火过程中未能充分转变的残留奥氏体继续向马氏体转变,除能提高零件的尺寸稳定性能外,还能略微提高零件的硬度和防锈性能。有时也能利用马氏体比体积(比容)大这一原理用冷处理来挽救困尺寸缩小而报废的产品。
应当指出,无特别要求时一般不进行冷处理,因为冷处理有时会带来质量问题。
(6)回火的作用
零件淬火(或冷处理)后必须及时进行回火。回火可以减小并稳定残余应力,稳定组织,避免裂纹和变形,适当降低硬度而大幅度提高韧性,使零件最终获得最佳配合的综合强韧化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7)附加回火的作用
附加回火的作用是消除磨削应力,进一步稳定组织,以便于提高零件的尺寸稳定性。